今年疫情当前,不少朋友在问我们,会不会影响今年的春茶?
肯定会的,而且已经开始影响了。
信阳毛尖的采摘大概是清明节前一周左右开始的,早一点的品种可能还会再早上几天。而生产链条中的采摘环节,往往需要周边地市比如驻马店、周口的采工来参与完成。3月中旬之前疫情如果得不到较彻底的结束,采工难以到位的情况是板上钉钉。
信阳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应应对措施,茶农们也都尽力在做二手准备,但终究是要受影响。
对咱们茶友来说,影响可能主要在三个方面:
第一个影响是负面的,可能会减产涨价。
采工不足,应该会造成一定减产,以及成本上涨。供需市场向来如此,供不应求就会涨价。即便如此,茶农和茶商应该也会有一定的损失。

采工难找是多年来困扰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问题,今年将更加严峻。
另外两个影响,我们觉得从长期看,是正面的。

2018年,我们在茶山实地探访时发现,大量这样正当时的鲜叶因无人采摘而浪费。
最直接的影响,市场上假冒信阳毛尖可能要少很多。
行内人都知道,四川的茶上市早(今年的春茶目前已经采制上市),往年总有大量黑心茶商去四川制作假冒信阳毛尖,然后运到信阳市场交易。
那么今年,这条路不好走了。一方面是因为交通管制,另一方面是据目前四川传来的消息,为了防控疫情,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大的茶叶加工或销售企业上门收购,市场管控很严格,鲜叶或干茶向省外流失的可能性被大幅度降低。当然,总有漏网之鱼,马克思老人家说了,只要有利润,就有人敢铤而走险。但总的趋势上,假冒信阳毛尖应该会少很多。

将真信阳毛尖、假冒信阳毛尖在一起开汤审评,对比之下,真假立现。
另一个影响,芽叶茶可能会取代小芽茶成为市场潮流。
信阳毛尖是名优绿茶,但受各种因素影响,以往不少茶农茶商将生产和销售重心放在小芽茶上,在市场引导下,很多不明就里的茶友也会认为,信阳毛尖就是越小越好、越早越好。
这种认识实际上是有偏差的,三杯茶多年来致力于纠正这些模糊认识,不少茶友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。

这种有芽有叶的茶,口感更加丰富,价格也更加实惠。
若能如此,多年来畸形的市场,可能在疫情的倒逼下,阴差阳错地发生一些向好的转变。从长远看,对信阳毛尖应该是一件好事。
信阳无所有,聊赠一壶春。
等着我,春茶会有的,春天也最终真正到来。